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admin

2025进行时 杂谈

[复制链接]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5 20:48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情绪被外界牵动、多愁善感的特质,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标签可以定义的。它们既不是缺陷的标志,也不是美德的证明,而是复杂人性的自然展现。情绪是我们对外部世界(事件、他人言行)和内部世界(想法、记忆、生理状态)的自然反应。看到美景会愉悦,听到坏消息会悲伤,这是心智健全的表现。 心智健全的核心在于社  会拥有觉察、理解、调节和选择如何回应这些情绪的能力.
       情绪是生命的晴雨表,对外界有反应是正常的。对怎样用正确的心里对待外界反应,检验一个人的认知,不在于雨是否落下,而在于如何看明白事情的本质,怎样撑伞、如何应对风雨。情绪容易波动,易被外界(尤其是悲伤、感人的事物)触动,产生丰富、细腻、深刻的情感体验,这是看一个人情商的高低。正能量能否支持判断。多愁善感的人,因为情感体验深刻细腻,可能更容易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和情绪,这**有可能成为激发其同情心和善行的基础之一。他们对悲伤、离别等场景的感受力可能更强。作家,演员等都具有很强的共情能力。






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5 20:4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 多愁善感的人不一定善良,多愁善感”和“心肠好”(善良)是两种不同的特质,虽然有时可能并存,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。 多愁善感的情绪体验可以是自我中心的(沉浸在自己的感伤中),而善良则必须是关注点在他人的需要上。有些人可能天生情绪不那么外露(不多愁善感),但非常理性地坚持做正确的事,默默帮助他人(心肠好)。有些人则非常容易感伤落泪(多愁善感),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比较自我中心,不太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。多愁善感是一种情感特质,心肠好是一种道德行为。前者让你更容易‘看到’眼泪,后者让你愿意为他人擦去眼泪。


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一个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或比较多愁善感的人,这不是缺点,而是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。它是共情力、创造力和深刻体验的源泉。这样的人如果是清醒的,眼镜很好用,就能为自己负责,意志坚定的人外界无法撼动他的信念。遇到问题他们很快就能冷静,问问自己“我能为这件事做点什么有用的、具体的事?” 善良在于行动,不在于流泪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善意往往体现在日常的尊重、理解、耐心和微小的帮助中。

多愁善感是天赋,但也需避免沉溺。适时把注意力从情绪本身转向现实世界,让心灵通透,才能看清本质,才能无敌。参与有建设性的活动,有助于平衡。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5 20:50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 真正的成熟不是没有眼泪,而是懂得何时流泪、何时擦干眼泪;善良不在于眼泪的多少,而在于为他人擦去眼泪的手是否愿意伸出。 情绪是你生命的色彩,而善良是照亮他人世界的方式。这些问题都不复杂,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走向了坦荡,谁也利用不了。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34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 当到了一个伪善的环境,我想做的是守住自己的认知。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。帮助弱者时获得优越感,但当看到对方不是弱者,优越感消失。能力是固定值,必须通过贬低他人维持排名是我不愿意做的。真正强大者永远在专注自我成长。“这个环境值得我改变吗?”这一点要弄清楚。是选择做一个真诚的交流者还是做一个适应的乞求者,前者坚持的是平视,后者考虑的是从众心里,说好听点可以用从善如流来形容。做自己想做的,就是快乐。我的不想改变坚持的是自己的认知。不能用自己的认知丈量他人的领地,呵呵~~论坛氛围没有人是正义的化身。
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35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我自己的理解交友的关键是要交一个安全的人,处处哄着你不见得值得深交,因为不能判断是否善良,"白首相知犹按剑,朱门先达笑弹冠。"这是王维这个真正佛系古人的名言。善良的人即使不屑与你周旋,但不会伤害你,可以放心转身把后背亮出来。真正有价值的交往,会因你的真诚与潜力平视你。任何需要扭曲自己才能进入的圈子,都不值得踏入。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37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暗黑”元素往往能制造强烈的艺术反差和戏剧张力。将纯真(童话、甜蜜情歌)与黑暗(残酷真相、扭曲情感)并置,冲击力巨大,更能抓住听众注意力,引发强烈情绪反应。让一些人感到不适而排斥。
这类作品往往试图探讨更深刻、复杂的人性主题和**议题,如欲望、权力、欺骗、成长的代价、**的阴暗面等。它们不满足于表面的美好,而是挖掘表象之下的东西。我的观点作者不管下了多大的功夫,都不可能是一个正面的化身。看这种作品,在检验人的格局,怎样理解,切入点在检验人的认知。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3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对这些我定义为:“腹黑“的作品,不同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人,对同一作品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。有的人觉得“恐怖”或“腹黑”的地方,可能正是另一个人觉得真实、深刻、引起强烈共鸣的地方。
对于经历过情感创伤、或对**现象有深刻观察的人来说,这类作品可能提供了一种情感宣泄的路径,或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观察被理解和表达了出来,以此来验证自己的认知正确,
实际上不管说不说,这些现象都存在了几千年,没必要非黑即白。正义感的捍卫和这些东东不搭边。用腹黑做出成绩的人就让他偷着乐积攒力量继续腹黑,没有什么因素能限制,除非触犯法律。心里是否应该养花只是道德范畴。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3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一部作品描绘了黑暗、扭曲、腹黑的内容,不等于它赞同或宣扬这些内容。我的理解作者描绘这些的目的是是为了批判、警示、探讨,,其核心更倾向于揭露、呈现和引发思考,而非鼓励效仿更不是在歌颂,至于有多少人接受我个观点与我无关,这只是我的理解。艺术欣赏本就主观。它的存在是否揭示了某些被主流叙事忽略的真相或情感?不管是否喜欢它,它都有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。 这类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性阴暗面、**复杂性和非主流情感模式的窗口。它们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认知的扩展。它们提醒我们世界并非只有光明和美好。
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3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理解这类作品的关键,在于跳出“非黑即白”的评判,看到作品在“描绘黑暗”背后可能蕴含的批判性、警示性或对人性的深度探索。它们不是温馨的鸡汤,而是可能苦涩却直指人心的药,或是映照人性暗面的镜子。可以不喜欢它们的味道或映出的影像,但它们的药效或镜子的功能,对很多人来说是有价值的。世界本就是多元的,艺术更是如此。理解其存在逻辑远比简单批判更有深度。跳出了非黑即白的对立思维,就能看到看到了更广阔的认知图景。人不管多大年龄,都不要关上认知的大门,增强自己的智慧,用包容的态度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第一步,还需要想一下它的存在不以个人的意识为转移,心态保持平和,就会有正确的态度。态度正确了,就是一道坚固的防火墙。

873

主题

2352

回帖

861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86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9 23:40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现实生活中对于不喜欢的事情,不要排斥去了解一下,也不要让自己强求认同,在理解中保持自我的行为准则。
要允许玫   瑰园中有几株荆棘,这几株荆棘看到他还能提醒自己注意安全。 我们需要看的只是最喜欢的那朵花。要认识到铲除荆棘是园丁的工作,别把自己代入进去。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协同嘉业科技有限公司 ( 京ICP备2024053108号-1 )

GMT+8, 2025-9-6 03:53 , Processed in 0.102839 second(s), 5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